伊斯坦堡ISTANBUL

伊斯坦堡ISTANBUL

  

伊斯坦堡市地跨歐亞兩洲,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伊斯坦布爾省省會。伊斯坦堡面積 254平方公里,人口 1548萬,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西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乾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佔庭。

歷史上,伊斯坦堡曾先後是羅馬、拜佔庭、奧斯曼三大帝國的首都,近2000年來它同歐亞大陸政治、宗教、藝術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市內保存著一批古代建築傑作,其中許多建築對歐亞兩洲產生過重大影響,是人類極為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985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將這個城市的考古公園、蘇萊曼尼耶區、澤雷克區和城牆區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伊斯坦堡城區被博斯普魯斯海峽分成東西兩部分,而全長1560米的博斯普魯斯吊橋又宛如一根紐帶將歐亞兩部分城區連結為一體。白天,立在橋頭,環顧四周,峽灣碧波粼粼,兩岸青山蒼翠,古堡、清真寺、教堂、宮殿、房舍、樹林、花草等倒影水面,五彩繽紛,絢麗如畫。入夜,橋上華燈齊明,兩岸燈火輝煌,似火龍飛舞,充滿神奇色彩,引發人們追憶這座歷史古城的悠悠歲月。

依山傍海的伊斯坦堡,是一座擁有2600多年歷史的世界名城,西元前660年為希臘人所建,稱為拜佔庭,西元330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進行重建,並將首都遷至這裡,稱其為君士坦丁堡,意為「君士坦丁之都」。西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和西羅馬,這裡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其後的數百年間,這裡一直是地中海東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元7世紀以後,東羅馬帝國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上已同早期羅馬帝國大不相同,因而歷史上稱為「拜佔庭帝國」,這裡便成為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到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統兵攻佔這座設防堅固的古城,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聲勢顯赫的奧圖曼帝國,並定都於此,改名為伊斯坦堡。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並定都安卡拉,伊斯坦堡至此結束了作為歷代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歷史。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烏斯屈達爾uskudar,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築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橋。有紡織、食品、陶瓷、玻璃、機械、汽車製造、船舶修造等工業。也是重要漁港。有蘇雷曼尼耶清真寺等名勝古蹟。伊斯坦堡還是一座文化古城,擁有伊斯坦堡大學、海峽大學等34所大學和高等學府。
伊斯坦堡擁有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蹟。位於金角灣南面的舊城區,有兩道城牆圍繞,內牆修建於413年,長6650米,高9米,厚4.8米,外牆築於447年,上面設有92座炮塔,現存有56座,牆外有深壕維護,堪稱軍事建築史上的傑作。
托普卡匹皇宮博物館 Topkapi Saray
托普卡匹皇宮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的交會點上的一座輝煌的建築,這就是從15世紀到19世紀奧圖曼帝國的中心──托普卡匹宮殿(Topkapi Saray),在這迷宮般的豪華至極的地方,當年蘇丹們接受謁見,治理國事哈麥德二世於1453年從拜佔庭手中徵奪伊斯坦布爾,立即建造了美輪美奐的托普卡匹皇宮,從那刻起,御前會議在這裡召開,這裡也成為哈麥德二世和往後三個世紀奧圖曼土耳其的蘇丹官邸,直到後來才又新建了三處皇宮,如多馬巴切皇宮(Dolmabahce)、齊拉岡皇宮(Ciragan)、耶爾德茲皇宮(Yildiz)。

托普卡匹皇宮於1991年才改成博物館,將四百多個房間的皇宮內院實景公諸於世。在皇宮左院的瓷器陳列室中,展示中國和日本的眾多精緻陶瓷,在遙遠的土耳其看到這些中國明清時代的瓷器,親切感油然而升,其中最大的中國瓷盤直徑更長達1公尺。

土耳其皇宮在世界上,以其富有和收藏豐富的珠寶鑽石聞名,而這些寶石都收藏在宮裏的四間寶物展覽室裏:世界最大、重達3公斤的祖母綠寶石陳列在第一間的蘇丹御用寶物里,此外,這裏最著名的寶物還有一顆世界第二大、重達八十六克拉的鑽石,閃閃發亮,緊緊吸住每一位旅客的目光。在第二、三、四間寶物展覽室內還陳列了許多戰爭中的戰利品,式樣風格之繁復讓人目不暇給。

在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400年間,托普卡匹皇宮一直都是國王的宮殿,它位於可以眺望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和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的高地上,現在以宮殿博物館的身分對外公開。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以東、依山面海的帝王門內,有一尊十九世紀的巨型大炮,炮名「托普卡匹」,而整座皇宮便因此而得名。

    宮里的御座殿是古代蘇丹和首相朝議國事或接待外國使節的地方,偌大的殿宇內鋪滿了錦織緞繡的地毯,顯得極為富麗堂皇;殿內陳設了許多歷年來各國致贈進獻的寶物,而從這些做工精細、象徵權勢的擺設,我們彷彿可看出昔日仙樂飄飄、笙歌舞影和各國使節絡繹不絕的帝國盛況。托卡匹皇宮的最深處,是當年的後宮,由此規模宏大,包括有馬賽克裝修的國王寢室,王子的房間、後宮嬪妃的住處和國王的浴室等,昔時國王的日常生活宛如歷歷在目。

宮殿外側被稱為第一庭院,以其綠木郁蔥而聞名,第二庭院的右側,原來是籠罩在柏樹及梧桐的綠蔭下的宮廷的餐房,現在則成了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以及中國陶磁器的收藏展示館。左側是蘇丹的後宮深宅,蘇丹的妻妾及子女們曾經在那裡生活。在奧圖曼帝國的幾百年中在此所發生的許多陰謀事情頗受旅客的好奇。在第三庭院有謁見室、蘇丹.阿合麥特三世(SultanAhmetⅢ)的圖書館、蘇丹和其家庭的服裝展示館、珠寶館以及價值連城的中世紀撰本繪畫書籍。宮殿的中央是聖遺物室,陳列著屬於先知穆罕默德的寶物,這些物品是奧斯曼蘇丹繼承「哈里發」(Halife)或伊斯蘭教皇制度時帶到伊斯坦堡。官網:http://www.topkapisarayi.gov.tr/

旅遊指南

交通:有軌電車:到Sultanahmet站下

開放時間:週二-周日,09:00-16:30

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
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建於東羅馬皇帝Justinian統治時期(西元532年——西元537年),當時拜佔庭帝國正處於鼎盛階段。作為世界上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聖索非亞大教堂與藍色清真寺隔街相望。聖索非亞教堂恢宏無比,充分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從而也成為了後來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範本。事實上,自拜占庭帝國衰落後,聖索非亞大教堂已轉變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如今,聖索非亞大教堂是屬於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
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在藍色清真寺對面。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此後被土耳其人佔領,改建成為清真寺。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佈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續建。1453年被奧圖曼帝國佔領,被改建成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現為博物館。
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  
它是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於創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頂為中心的複雜拱券結構平衡體系。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並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聖索菲大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330年時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紀時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現在的模樣。奧圖曼帝國時期,聖索菲亞教堂改建為清真寺,周圍矗起四座高塔。教堂主體為長形,內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磚和五彩斑斕的馬賽克鑲嵌畫裝點鋪砌,美麗程度比具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譽的威尼斯聖馬克教堂毫不遜色。站在教堂里,最強烈的感受是空曠,人在這裏是那麼的渺小。高不可攀的穹頂和氣勢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帶給你一種強烈的震撼,從四周窗戶透進來的自然光線給幽暗的教堂營造了迷幻的宗教氣氛,仰頭望著頂穹上方的聖母聖子像,宗教的感召力量那麼的強烈。
古代建築的珍品
別具風採的圓頂由兩個半球形拱門支撐,這座雄偉堂皇的教堂是古代建築的珍品,對於以後的建築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座精美絕倫的建築在世界享有盛名,17世紀時,有人仿效西元前腓尼基人昂蒂派特提出的「七大奇跡」的說法,提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聖索菲亞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從教堂內一側的昏暗、狹窄的碎石鋪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達環繞教堂內三面的兩層長廊,讓你能從不同的空間角度欣賞這座輝煌的大教堂。一座建築精品,它的細節一定是經得住審視的。在這裡,你可以把目光聚焦在任何一處贊嘆。教堂外的淨洗池顯示著伊斯蘭教的色彩。
作為世界上唯一從6世紀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築,聖索非亞大教堂也是唯一一個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建築。西元330年時,君士坦丁大帝斥巨資修建了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為宏偉且精美絕倫的教堂。奧斯曼帝國時期,聖索非亞大教堂被改建為清真寺。伊斯蘭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建築師錫南在聖索非亞舊有的架構中增添了新的奧圖曼風格。他的精心打理使得經歷了十字軍東徵破壞的聖索非亞教堂重新恢復了生機。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大教堂改成博物館,長期被掩蓋住的拜佔庭馬賽克鑲嵌藝術瑰寶也得以重見天日。
步入大教堂,它的雄偉和莊嚴一覽無餘地展示在來者面前,震人心魄。直徑32米,20層樓高的拱頂竟然沒有任何支柱支撐。站在這巨大的穹頂下,仰頭望去,好似茫茫蒼穹籠罩人間,不禁感悟到自身的渺小。陽光透過玻璃窗直射進來,灑在斑駁的牆壁上,照亮了耶穌基督的臉龐,那一刻,彷彿聽到天使在歌唱,內心如同經歷了洗滌般純淨平和。教堂牆壁上顯眼的地方懸掛著6個直徑約10米的大圓盤,繪以阿拉伯文字的「萬物非主,唯有真主」,據說是伊斯蘭教主穆罕默德和他弟子的象徵。古老牆壁上模糊的聖像以及伊斯蘭風情石柱上精美的雕刻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戰爭。而如今,兩者奇跡般地融為一體,向後世昭示著這一宗教聖地歷經易主,飽經風霜的過去。
環顧一周,左邊過道上一根矩形大理石石柱旁有一個拇指大小的洞,人們將拇指塞在裏面,並費力地旋轉,令人第一時間想起了電影《羅馬假日》中男女主角開玩笑時的情景。原來這叫做「哭泣的石柱」,據說將大拇指插入潮濕的石洞,並以平面旋轉360度,便可以實現自己當時許的願望。

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
藍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建於1609年。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磁磚裝飾。巨大的原定周圍有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建造藍色清真寺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而且歷經數次地震卻未倒坍。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地毯和阿拉伯書法藝術是該寺的重要看點。藍色清真寺(BlueMosque)其實是通稱,得名於伊茲尼藍磁磚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稱應該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可以說是伊斯坦堡舊市街的中心。
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大圓頂直徑達27.5公尺,另外還有4個較小的圓頂30個小圓頂,大圓小圓煞是好看;而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藍色清真寺當然也有,高43公尺,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根;據說只有回教聖城麥加的清真寺才能蓋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到素檀何密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卡里耶博物館Kariye Muzesi
卡里耶博物館是伊斯坦堡僅次於聖索菲亞的拜佔庭遺跡。它原是一處教堂,正式名稱是柯拉修道院教堂,和伊斯坦堡的基督教堂一樣,建於5世紀的柯拉修道院教堂在奧圖曼帝國時代被改做清真寺,同時在素檀的下令保護下,教堂牆上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絕美的馬賽克鑲嵌畫作,被塗上灰泥,沒有被挖除破壞。教堂的空間從一進門,牆面及小圓拱上,就在敍述基督及聖母的一生,從天使報喜、基督誕生馬槽、基督行使神跡、基督賜福、聖母的生與死及各位聖徒使者等,每一幅雖都略顯殘破,但表情栩栩如生,色澤依然完整,即使歷經數百年的塵封一樣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官網
朵瑪巴切宮Dolmabahce Sarayi
朵爾瑪巴切宮建於19世紀中葉,因與建於15世紀的托普卡珀宮類似,所以被稱為新宮,而後者被稱為舊宮。新宮坐落在海峽的歐洲沿岸上,宮殿建築順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綿延六百米,高大寬廣,氣勢恢弘,隱約透露著曾經盛極一時的奧圖曼帝國的輝煌與富庶。
新宮擁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會客廳,猶如迷宮。所有的門、窗和天花板都經過精心裝飾,有些地方還用黃金點綴。其中最大的廳堂由56根圓柱支撐,吊著一個重達4.5噸、由750顆燈珠晶體構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燈。
宮內還收藏有不少名家名畫,分布於大廳及客房。新宮的後宮建築更加氣派,盡顯豪華,讓人嘆為觀止。浴室和衛生間全用白色大理石鑲嵌,所有的門窗都是優質木材精雕細刻。臥室寬敞明亮,擺滿豪華家俱,一張巨大的鐵床擺在房間的顯要位置。門口台子上擺放的兩個來自東方中國的精制大花瓶格外顯眼。
新宮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鳥類大帳。過去,為取悅於住在皇宮中的帝王貴人,這裏曾飼養過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土耳其共和國的奠基人凱末爾於1938年11月10日在新宮去世。2004年7月,當雅典奧運會的聖火在伊斯坦堡傳遞時,新宮是當時的終點站,人們在這裏舉行了慶祝活動。 
地下宫殿( Yerebatan Sarnici)
 Yere是地底,Sarnici是沈入的意思,於是乎從字意上就可知,Yarebatan是地底的大空間,作用主要是大型的貯水池,曾經是軍事彈藥庫,現在是觀光客找浪漫空間或拜占庭傳奇、服裝秀表演場所的最佳選擇,辦場古典音樂會又更棒了,回音好、光線夠昏黃。伊斯坦堡有數座像地下宮殿(Yerebatan Sarnici)一樣的大型貯水池,這一座從君土坦丁大帝建造到尤思提安大帝時代(4世紀到6世紀),規模很大,長140米、寬70米、高9米的空間內,共有三百根柯林斯式大石柱,宛如一座地底的超級大宮殿。地下宮殿最神秘的淚柱,其實是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Forum)取來的。另外兩個焦點是兩個被壓在柱底的美杜莎頭像(Medus)。傳說地下宮殿一個倒放一個側放的美杜莎,可以鎮魔,但那後世的穿鑿附會之說,其實是建造時,美杜莎頭像上的巨柱不夠長,所以必須在柱底下再墊一個支撐物,而美杜莎頭像的放法是隨意而非故意。在聖索非亞邊上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樓房,但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外面排隊,這裏是地下宮殿的入口處,出口在另一個建築中。據說是用來做大型貯水池和武器庫的。我非常喜歡這個地下宮殿,儘管票價不便宜。這個宮殿非常大,宮殿之中排列著近300根希臘或羅馬式的柱子。宮殿的地下全部是水池,所有的遊客都在搭建的棧道上看著柱子的倒影,感受宮殿的陰森。我不知道這個地下宮殿是用來幹什麼的,也不知道這地下的水池是原來就這樣的,還是地下滲水形成的,我去的時候,人不多,很安靜。走在棧道上,聽著在昏暗的燈光下有滴水的聲音,彷彿那麼的悠長和曠遠,悠悠得想帶我離開現實的世界。負責這個景點的人似乎想將這種曠古的暇思和詭異進行到底,所以他們適時得佈置了不太亮的燈光,並在宮殿黑暗的牆上打上各種有趣的動態圖片。我記得有幾棵非常綠的樹,不停在微微搖曳,還真的讓我覺得絲絲冷風吹過。在地宮的一角,有大概2根柱子,用美杜莎(Medus)的頭來做柱子的墩。有的頭是直立的,有些頭是側臥著的,看起來非常特別。和其他柱子比較起來也顯得特別的精緻。有一種說法是,這幾根柱子在建造的時候短了一點,只好找東西來墊。
伊斯坦堡有數座像地下宮殿(Yerebatan Sarnici)一樣的大型貯水池,這一座從君土坦丁大帝建造到尤思提安大帝時代(4世紀到6世紀),規模很大,長140米、寬70米、高9米的空間內,共有三百根柯林斯式大石柱,宛如一座地底的超級大宮殿。
地下宮殿最神秘的淚柱,其實是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Forum)取來的。另外兩個焦點是兩個被壓在柱底的美杜莎頭像(Medus)。傳說地下宮殿一個倒放一個側放的美杜莎,可以鎮魔,但那後世的穿鑿附會之說,其實是建造時,美杜莎頭像上的巨柱不夠長,所以必須在柱底下再墊一個支撐物,而美杜莎頭像的放法是隨意而非故意。
有頂市集(大市集)
       室內市集(KAPALI CARSI),是讓每一個到土耳其來的旅客「收穫」最多的地方。室內市集的佔地有20萬平方公尺,裡面有超過4000間商店,大得超乎想像,光是出入口就有18個,簡直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迷宮,遊客到此,千萬不可一哄而散,最好將時間、地點說明清楚再出發。因為專門做觀光客的生意,所販賣的東西也以深具傳統土風的手工藝或特產為主,選購的時候不必急於一時,不妨貨比三家、沈著應戰,通常約有七、八成的殺價空間。

蘇雷曼尼亞清真寺Suleymaniye Cami 

蘇雷曼尼亞清真寺是奧圖曼建築的代表,大圓頂直徑26.5米,由四根高53米的粗大的石柱支撐。以精美的裝飾和阿拉伯書法聞名。整座清真寺位在一個完整的空間內,四周由牆圍起,但由數個開放式的拱門和外界自由連繫,過去是通到清真寺附屬的學校、食堂及圖書館的。蘇雷曼尼亞清真寺的氣氛確實不同於藍色清真寺,取勝之處在於空間創造出來的崇高莊重感,同時不以華麗取勝,謹守傳統奧斯曼建築的風格,內部各空間緊密的結合,各種造型的玻璃窗和紅白磚拱的搭配,協調而不誇示。

博斯普鲁斯海峡
   伊斯坦堡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堡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裏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堡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0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堡建於西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佔廷,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於西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圖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堡。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國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遷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堡仍然是土耳其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伊斯坦堡不僅地理上橫跨兩洲,而且還兼收並蓄歐、亞、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藝術之精粹,從而成為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隨之遺留下許多源遠流長的名勝古蹟。伊斯坦堡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築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東西方交匯點的生動見證。在古代東方博物館展有蘇美爾人的頭像、巴比倫人的瓦器、亞述人的浮雕等,這些都是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各民族史前時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有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其中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巨大石棺,是西元前4世紀希臘藝術的傑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關於聖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畫,是拜佔廷藝術的代表作。在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雕梁畫棟、鏤金刻銀,有許多奧斯曼時期的藝術珍品。在市內西岸舊城區裏,歷代各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堡海峽。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海峽全長30.4公里,最寬處為3.6公里,最窄處708米,最深處為120米,最淺處只有27.5米。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之意。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湧的海峽游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由於兩洲各國間的商貿等各種交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西元前5世紀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西侵歐洲時,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東羅馬帝國時期十字軍東徵時,曾乘船渡過這裡,直逼耶路撒冷。1841和1871年,土耳其曾先後制定了通過海峽的商船和軍艦的管理條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英、法等國曾達成一項秘密交易:如果它們在戰爭中取勝,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大片土地,以及這兩個海峽之間的馬爾馬拉海中的島嶼將歸俄國。交換條件之一是英、法的船艦可以自由通過海峽。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列寧宣佈廢除這一秘密條約。如今,海峽兩岸的土地主權均屬土耳其。通過這個海峽的船隻,按照1936年在瑞士蒙特羅簽訂的《關於海峽制度公約》的規定行駛。在海峽南端的最窄處,飛架著世界第四大吊橋、歐洲第一大吊橋──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它氣勢雄偉,橫跨在海峽西岸的奧爾塔科伊和東岸的貝伊勒爾之間,連接著歐、亞大陸。大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3年建成。整座橋長1560米,橋面寬33米,可同時並行6輛汽車,橋身高出水面64米,跨越水面1074米,兩端引橋分別為255米和231米。橋的兩端各有一呈「門」字形的高達165米的橋塔,位於東岸的重5萬噸,西岸的重6萬噸,橋塔的牽引力達15400噸。大橋水中沒有橋墩,整個橋身以兩根巨大的鋼索牽引,支撐著整個橋面,每根鋼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鋼絲擰成。整座大橋宛若一條長虹飛架在海峽兩岸,溝通了歐亞兩洲的交通和運輸,方便了兩洲人民間的交流。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中央有從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底下則有從馬爾馬拉海流回黑海的逆流。魚群季節性地隨水流往來於黑海和馬爾馬拉海之間,使得這一帶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峽兩岸分屬歐亞兩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樹叢,片片翠綠;高樓、小屋,點點朱紅。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遺留下來的巍峨王宮,傍水聳立,古堡殘垣,矗立岸邊。在海峽的中段,兩岸各有一個14-15世紀的古堡,像一對威武的雄獅,昂首挺立。海峽的自然風光與歷史古蹟相映成輝,博斯普魯斯海峽已成為土耳其的著名旅遊景區之一。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又名歐亞大橋,興建於 1968年,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1973年 10 月正式通車。大橋全長 1560 米,兩座塔橋之間跨越海峽水面部分的橋長 1074 米,橋寬 33 米,高出海面 64 米。橋的兩頭各有一呈「門」字形的橋塔,水中不設橋墩,整個橋身用兩根粗大的鋼索牽引,每根鋼索由 11300根 5 毫米的鋼絲擰成,支撐整個橋面。大橋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橋面可以並排行駛 6 輛汽車,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橋塔就要向裏傾斜 86 釐米,東岸橋塔則傾斜 90 釐米。一刮大風,大橋會左右擺動一兩米。不過這都沒有什麼危險。這座大橋是歐亞第一大鋼索吊橋,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吊橋。
西元1973年 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地中海,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關口,並連接歐亞兩大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土耳其境內,它把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從中切開,一分為二。現在,這座大橋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把這座城市連成一個整體。大橋的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白線以西是歐洲。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土耳其的戰略要地,遊覽勝地,歐、亞兩洲的分界。海峽全長 30.4 公里,最寬處 2.4 公里,最窄處只有 708 米,最深處為 80 米,最淺處 27.5 米,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兩岸懸崖陡壁,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興建於 1968 年,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1973 年 10 月正式通車。大橋全長 1560 米,兩座塔橋之間跨越海峽水面部分的橋長 1074 米,橋寬 33 米,高出海面 64 米。橋的兩頭各有一呈「門」字形的橋塔,水中不設橋墩,整個橋身用兩根粗大的鋼索牽引,每根鋼索由 11300根 5 毫米的鋼絲擰成,支撐整個橋面。大橋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橋面可以並排行駛 6 輛汽車,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橋塔就要向裏傾斜 86 釐米,東岸橋塔則傾斜 90 釐米。一刮大風,大橋會左右擺動一兩米。不過這都沒有什麼危險。這座大橋是歐亞第一大鋼索吊橋,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吊橋。

每當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海峽大橋和兩岸燈火通明,水面熠熠泛著銀光,倒映出岸上的古堡、清真寺、屋影和林影,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1985 年12月4日,土耳其政府和日本、義大利三國共同承建了第二座海峽大橋。新建的大橋橫跨在海峽歐洲部分的希沙呂斯蒂與亞洲部分的卡瓦久克之間,位於第一座大橋的北面約 5 公里處。大橋總長 1510 米,跨越海面部分為 1090 米,比第一座大橋長 17 米,是世界第六大吊橋。橋身高出海面64 米,任何遠洋巨輪均可自由航行。橋面寬 39.4米,可平行通過8輛汽車,比第一座大橋寬出兩個車道。整座大橋沒有一個橋墩,由兩岸高達 107 米的兩座橋塔用兩根粗達 77 釐米的鋼索牽引製成。每根鋼索重 9500 噸,由16128根粗 5.38 毫米的鋼絲擰成。從遠處眺望,雄踞海面的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蔚為壯觀。海峽大橋東岸是亞洲,西岸是歐洲,伊斯坦堡最初的老城區就建在西岸金角灣南部的岬角上,如今還保留著歷代修整的城牆。市內蜿蜒曲折的古老街道上,殿閣林立,寺塔如雲,而寬敞筆直的阿塔土耳其大道和獨立大道兩旁卻高樓簇起,樹木成蔭,清晰地顯示出這裡匯集了東西方各種文明。